鄧海建
  記者經過數月調查暗訪,發現在企業質量管理認證、玩具業產品認證、農產品有機認證三大領域,認證變“認錢”的潛規則盛行。譬如著名的ISO9001認證,“6500塊全包,發票開1萬2”,不僅價格打折,效率還高:正常程序從申請到拿到證書,一般需要9個月,但幾千塊錢下來,1個月包過!(6月16日新華社)
  在質量為王的市場經濟時代,“認證”既是經濟生活中的身份甄別程序,更是基於誠信與公平之上的門戶規則。譬如ISO9001認證、3C認證、有機產品認證,它在幫助消費者進行交易選擇的同時,也提升著類型產品的競爭力。
  但沒想到的是:以為是權威鑒定,不過是斂財游戲。明目張膽地要紅包,厚顏無恥地求招待,一些認證組織與中介成了寄生在企業身上的“保護傘”——企業買個虛名,認證者圖個實利,最後是不知情的民眾為莫須有的質保系統高價埋單。
  提及認證亂象,這些年,各種整治也沒有停步:2011年11月2日,國家認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機構已從2004年的36家減少到了現在的23家;2012年8月,國家認監委發出通知,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標誌專項整治活動……但路人皆知的現實是:譬如不少有機產品認證過的企業,“周邊水質根本不適合生產有機作物”,咨詢機構一語道破天機,“你們只要接待好就行。”
  不是沒有管理者,也不是沒有執法依據。《認證機構管理辦法》第36條明確規定,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當按照各自職責,定期對所轄區域的認證活動實施監督,查處認證違法行為。只是,面對媒體暗訪輕易可知的真相、業內已成公開秘密的潛規則,認證監督部門當真是心力交瘁來不及管,還是後知後覺沒線索管?  (原標題:認證,豈能“認錢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83wik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